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醃肉

          簡約的常軌,積蓄的習慣是30~50年代多數台灣人的共同生活模式,一般百姓貧富差距不大,有一塊錢先存八毛錢就是王道,但是,年節的氣氛比現在還濃厚,家家戶戶都會在能力範圍內豪華一下,跟平常不一樣的氛圍濃濃的罩護著家裡每個分子,甚至街坊鄰居均得以彼此分享著彼此特色又拿手食物的喜悅,譬如,過年期間一小節臘肉、幾條香腸的傳遞著歡欣。
           媽媽也會撥出預算灌些香腸、醃幾條臘肉,家裡的角落堆放著幾塊大石頭就是每年用一次的壓肉石,醃製過程我們都是全程參與,覺得最煩惱的是恐怕天候不佳曬不乾,蒼蠅駐留長了蛆;煙薰的時候得鄰居大夥敲定時日、找尋足夠的甘蔗皮、花生殼、央請有大院子的鄰居提供燻製場地,剛燻製完成的最是鮮香,可是媽媽採取配給制度每個人只能嘗上一兩片,得省著吃上一整年哪!
          在多倫多那段日子裡,每年Down Town 夏季都有各餐廳聯合舉辦的街慶活動,各個餐廳把拿手好菜端到街上來烹烤、販售,希臘街上家家餐廳幾乎少不了醃烤souvlaki,就是希臘烤肉串,這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希臘菜色之一,一大盆切得方方正正的大肉角醃上希臘香料在炭火上四面翻烤後串在竹籤上賣,剛移民的前兩年對老外的香辛料還不熟悉,見那情景好是新鮮,我們從街頭一家家吃到街尾,再回頭在烤得最入味的攤子前排一次隊,買個好幾串回家路上慢慢品味。
           回到台灣,發現夜市、旅遊景點、市集都有切片加蔥蒜的炒山豬肉熱賣,大賣場熟食部也有整條醃好烤熟的醃豬肉甚至豬肉攤也幫客人醃製,每個人講起烤山豬肉都豎起大拇指稱讚,哪來那麼多山豬啊?我買過一次來吃發現不過是一般醃製的豬肉唄,想起媽媽做的臘肉、希臘人的souvlaki,不都是醃豬肉,差別在習慣香料的使用和醃製燻烤流程的取捨,於是決定自己用黑毛豬製作獨家口味的醃肉,我醃製了黑豬肉和山豬肉兩種,其最大的不同除了基因的差別以及成長速度、飼養時間長短所造成皮層的厚度、肉質的Q彈,當然比一般白豬肉所能比擬的。

作法:
   1. 五花肉一大條(重量隨意)將水分擦乾備用。
   2. 乾鍋放入將鹽、花椒粉炒到鹽稍微變淺咖啡色加入孜然粉、無鹽美式或義大利綜合香料 
       粉續炒到燙手即可。
   3.灑在肉上面滿滿搓遍整塊肉尤其豬皮務必佈滿香料。
   4.用一大片保鮮膜把肉裹緊包好,再裝入塑膠袋拴緊放入冰箱的最裡面冷藏3天。
   5.取出,去除保鮮膜放入電鍋,外鍋用一杯水去蒸熟切片即可供食。
   6.如果是山豬肉因為皮很厚,所以皮向外包好再用棉繩紮綑緊,冷藏一星期再取出蒸熟,
      皮Q、肉香、肥肉部分更出現脆脆的鹹香口感,保證愛不釋口,配上一杯優質紅酒或香醇烈酒,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沒有留言: